新房砸盘二手牛360配资,都砸到珠江新城了。
前段时间,广州天河区临江大道的保利天曜项目正式开盘。
价格在8.6-11.4万/㎡,这一价格不仅低于此前预期的10万-13万元/㎡,更直接击穿了珠江新城核心区二手豪宅的价格底线。
此项目凭借价格、“天曜”系产品、一线江景等配置,迅速吸引了大量高端买家转向新房市场。
其首推的建面约120-210㎡户型,价格覆盖8.6-11.4万/㎡,其中北地块塔楼对标珠江新城第三梯队二手盘(如保利心语、隽峰苑),南地块板楼则直接叫板第二梯队的嘉裕公馆、花城湾等。
以170㎡户型为例,天曜单价9.66-11.2万/㎡,而同类二手房的成交价已从高峰期的13-16万/㎡跌至11-12万/㎡,价格倒挂空间不断缩小。
也正是保利的“价格屠夫”做派,导致珠江新城二手豪宅业主们心态绷不住了,开始加速“出逃”。
如近期的侨鑫汇悦台,就有媒体披露业主们开始集体抛售,贝壳内网除开车位外,已经挂出28套住宅,挂牌量已经突破6%。
而且其中不乏降价的房源,28套准备出售的房子,有调价记录的占比超过53.57%,其中八成是降价的,可见业主心态有多不稳。
此外,有中介放出了5月份(截至24号)珠江新城的成交情况。
可以发现中海花城湾、嘉裕公馆价格已经稳定在12-13万/㎡,这个价格对比巅峰时,可以说双双大跌。
再次一档的保利心语、利雅湾、中海璟晖华庭等牛360配资,价格在8.5-10万/㎡。
以上成交的户型,几乎全都是北向的。说明如今也只有这些朝向不太好的,价格一次性降到位了,成交才快。
而且这个成交价,对比保利天曜的新房房价,优势也不再了。
珠江新城的二手市场,一向炒家多,如今大概只有少部分多套房持有者仍幻想“政策救市”,但更多业主已选择断臂求生。
珠江新城某中介透露,当前二手成交周期长达12-18个月,业主普遍降价10%-20%才能吸引看房,甚至有豪宅业主“周周调价”,仍难觅买家。
更可怕的是,保利天曜并非孤例,广州新房市场正以“低价入市”策略全面冲击二手房流动性,形成“新房砸二手”的恶性循环。
比如天河东部的保利天汇,前两年售价高达7字头。但如今周边的新房天河都荟不仅户型更有优势,而且价格4字头起,导致不少刚收楼的保利天汇业主,4字头抛售跑路。
老黄埔的广州地铁珑岄上城,既是片区内唯一130%使用率的产品,总价也低至240万起,击穿周边二手房东们的心理防线,想出货?你再继续降价呗。
还有海珠西板块,前几年中海观云府新房售价也是7万+,如今新规户型的绿城馥香园5.2万/㎡起售,观云府业主还没入住首付就亏没了。
△绿城馥香园效果图
发现了吗,当前广州楼市陷入“新房吸血二手”的怪圈。
但若二手市场持续冰冻牛360配资,整个房地产链条将面临系统性风险。
1)置换链条断裂,刚需购买力被锁死。
广州业主平均换房周期为9年,若二手交易停滞,改善型买家无法通过“卖一买一”释放需求。
以保利天曜为例,其买家多为珠城二手业主,若后者无法套现,新房购买力将大幅萎缩。
2)流动性不足,会导致价格持续下跌。
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统计数据显示,4月二手成交就高达10312套,同比增加了13%。
但对比如今广州高达14.6万套的二手挂牌量,流动性不足,会导致价格螺旋式下跌。
3)金融风险传导,系统性隐患加剧。
二手房流动性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如业主断供、法拍房激增、银行坏账率上升。
2025年2月广州法拍房挂牌量同比增加35%,其中珠江新城豪宅占比超15%
4)新房的价格战,具有不可持续性。
如保利天曜楼面价5.1万/㎡,售价8.6万/㎡看似利润可观,但若算上资金成本(年化5%)、两年半交付周期,实际利润率不高。开发商为回款卖低价,最终将反噬土地市场。
此外,当新房价格持续低于同地段二手房价,购房者将丧失“资产保值”信心,进一步加剧观望情绪。
说到底,如今的楼市,只顾新房,不顾二手。
毕竟新房手握:政策红利(无门槛、首付15%、利率3%、低税费)+产品代差(得房率高、智能精装)+价格倒挂(开盘比周边二手低价),真是把二手按在地上摩擦。
但二手市场一直都是楼市很重要的一环,广州楼市亟需打通“新房-二手”循环。
二手市场不起,楼市难言复苏。
那该如何破局?或许可以在政策、市场多方面发力。
如政策方面,可以继续放宽二手房限售、降低交易税费,激活置换需求;
市场方面,房企需避免“价格踩踏”,通过产品创新(如小户型、多功能空间)错位竞争;
购房者们,也应理性看待市场波动,优先选择核心区抗跌资产,避免盲目追涨杀跌。
如今楼市正处于深度调整,但当开发商不得不以“割肉价”换销量,二手业主则在亏损深渊中挣扎。
可以说,这场价格战没有赢家。
唯有打通二手市场的“任督二脉”,让资产流动起来,才能为楼市注入持久活力。
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